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,我们常常将“我又走神了”与“我专注力太差了”划上等号。然而,从科学认知的角度看,走神和专注力差并非同一个概念。准确理解二者的关系,是有效提升我们心智效率的第一步。
本质区别:主动的飘移与被动的薄弱
首先,我们要明确一个核心观点:走神(Mind Wandering)是大脑的一种固有状态,而专注力差(Poor Concentration)则是一种能力不足的表现。
·
走神:是“不想专注”还是“不自主地飘移”?
走神是意识的一种自发飘移,是大脑从当前外部任务转向内部思绪(如回忆过去、畅想未来)的自然过程。它有时甚至能激发创造力。关键在于,一个专注力强大的人,同样会走神,但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走神了,并主动地将注意力拉回当下。这个过程,恰恰是专注力在起作用。
·
专注力差:是“无法掌控”的困境
专注力差则描述的是一种能力上的困境:即个体难以自主地启动、维持或控制自己的注意力。它表现为:
难以启动: 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状态。
难以维持: 即使没有重大干扰,注意力也很快涣散。
抗干扰弱: 极易被外界细微的声音或内部的思绪打断,且拉回注意力非常困难。
可以说,走神是现象,而专注力差是本质原因之一。 每个人都会走神,但专注力强的人能高效地管理这种飘移;而专注力差的人,则常常在走神中迷失,难以自拔。
共同核心:对“专注力”的掌控权
二者的交集点在于 “对注意力的控制能力” 。
·
当你能够在走神后轻松地把思绪拉回来,你的专注力是强大的。
·
·
当你无法控制这种飘移,并长期陷入其中,影响效率,那便是专注力需要提升的信号。
·
专注力的本质,并非一个永不熄灭的探照灯,而是一个灵敏的调节开关。它的强大不在于永远不偏离,而在于能够迅速、有效地回归正轨。
如何改善?针对性的策略
1.接纳走神,而非对抗: 理解走神是大脑的默认状态,减少因走神产生的焦虑感,这本身就能节省心理资源。
2.训练“觉察力”: 通过正念冥想等练习,提升对自己注意力状态的监控能力。这是将注意力拉回来的前提。
3.强化“专注力肌肉”: 使用“番茄工作法”,在设定的短时间内(如25分钟)进行无干扰的深度工作,刻意锻炼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。
总结
将走神等同于专注力差,是一种常见的误解。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走神本身,而在于我们是否具备强大的专注力来管理它。通过科学的认知与训练,我们可以学会与走神和平共处,并最终提升对自身注意力的掌控力,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学习与工作。
中国注意力训练网作为竞思教育旗下的子品牌,目前已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杭州、宁波、南京、苏州、武汉、成都、深圳、广州、佛山、沈阳、长沙、无锡等城市开设60多家分中心,专为5-18岁青少年提供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、阅读能力、学习能力、情绪管理训练等。家长可点击选择,领取免费的仪器测评+体验课~或想了解更多竞思教育信息,点击竞思教育简介。如想听儿童教育公开课,可以加微信:jingsi209
标签:走神,专注力,注意力差
我们提供专业的注意力训练、儿童多动症干预、读写困难解决方案,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,改善行为表现,促进健康成长。